首页 > 防务新观察 > 正文

中国又掌握一项舰载机关键技术:又令多国眼红

航母是微缩的机场,舰载机从飞行甲板上起飞相对容易,而要归航着舰却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尤其是在高速的喷气式战机应用到航母上之后,这种局面更是有增无减。现代的常规起降喷气式舰载战斗机,均采用拦阻着舰的方式。其下沉的速度非常之快,相当于陆基飞机的2倍,与其说是落到航母上,不如说是直接“砸”到航母上的。

因此,外界往往将舰载机在飞行甲板上降落称为刀尖上的舞蹈。在航母上实现漂亮的起降,一则需要舰载机飞行员胆大心细,有着高超的驾机技能,另一方面则要求舰载机有足够的强度。两者缺一不可,否则会造成极为惨重的事故。飞行员的技能是通过长期培养形成的,而舰载机的结构强度要求,除了长期的技术摸索,也需要可靠的模拟实验。

我国的第一种舰载机歼-15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仿制的苏-33舰载机的原型机T-10K,一方面原因是这种机型相对成熟,另一个方面是我国另起炉灶研制舰载机花费的时间多,技术风险大,对舰载机的结构强度没有很好的把握。美国之所以能够研制出高质量的舰载机,长期对结构强度的认知和积累贡献不小。而这些积累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进行舰载机的全机落震试验。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