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经济外交的最大误解 俄罗斯卫星网日前刊登了一篇署名瓦西里·卡申的评论。该文称,中国高估了其“经济外交”的效果,低估了政治、意识形态和军事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卡申认为,中国抱着一种幼稚观念,认为只要扩大贸易和投资,就能最终在全球影响力方面赶上美国——这些错误会给美国加强地区同盟关系造成可乘之机,中国不构筑自己的同盟体系就不可能赢。
卡申并非第一个称中国试图“收买”影响力而未果的评论者。但这种思维存在几个误导的假设。若不纠正,可能最终导致对中国崛起的误读。
首先,在宽泛意义上,所有政治归结为经济,这从过去很多战争历史就可看出。相比美国漫长的经济外交历史,中国的政策在一个仍由美国主导的世界体系里有其局限性,但它们显然有利于崛起中中国的最核心利益:和平发展。`但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方面,中国的国际行为与以前那些崛起大国之间的差异在于,过去几十年中国一直专注共同发展,而非一心谋求构筑传统的同盟或依靠势力均衡。这是中国几十年来的大战略,将来也不会轻易改变。
北京讲“不结盟”和“不干涉”,绝非口头上说说。这恰恰是中国一直以来如何崛起的、且今后可能继续如何崛起的奥秘所在。若中国与别国结盟,构筑同盟体系,那就是重拾以往大国之举。北京若干涉别国内部事务,自己就有可能被真正视为威胁。但这两条路中国都避免走,所以其总体崛起将是不同的。透过其他大国的野心来解读中国的经济外交——并以此评判其成败——是不得要领的。
在中国崛起过程中,对其经济外交担忧甚至批评或许不可避免。但这改变不了一个事实:中国无意重演过去的大国兴衰史。
2024-11-22 09:56:55
2024-11-22 10:06:20
2024-11-21 10:24:15
2024-11-21 10:13:52
2024-11-20 09:45:53
2024-11-20 09:34:44
2024-11-18 13:29:04
2024-11-18 13:36:26
2024-11-15 09:42:12
2024-11-15 09:39:10
2024-11-14 10:29:55
2024-11-14 10:22:36
2024-11-13 09:26:00
2024-11-13 09: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