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兵器快讯 > 正文

中国东风21D导弹攻击流程曝光 轨迹复杂多变难拦截

媒体公布的“东风”-21D 照片中,导弹头部也是又尖又长,这与“潘兴”-2 的外观可谓是异曲同工。不过,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说,服役于1985 年的“潘兴”-2,安装的制导雷达体积、重量偏大,在其20 多年之后才出世的“东风”-21D,弹上搭载的雷达在小型化方面应当有巨大的进步,即便是用较小直径的雷达天线,也可能拥有比“潘兴”-2 更远的探测距离和更大角度的探测扇面。甚至“东风”-21D 有可能安装小型简易相控阵雷达,在获得更好的探测精度、探测距离的同时,导弹本身的体积还能进一步缩小。从成本上讲,相控阵雷达的造价比传统机械扫描雷达高,但对于反舰弹道导弹这样一种本身就比较昂贵、所要对付的目标更昂贵的武器来说,换用小型相控阵给全弹成本带来的涨幅,或许也是可以接受的。

自从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便不再投入资源发展中导,美国则早早将中程战略打击任务交给了核“战斧”巡航导弹。“东风”-21 导弹研制于上世纪80年代,最初部署在东北及华北地区,用于对苏联远东地区的要点进行威慑。90 年代中期的台海危机之后,“东风”-21 导弹的常规弹头型大量制造,主要部署在东南沿海。从结构上看,“东风”-21 采用二级布局,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推进剂配方均与“巨浪”-1 潜射弹道导弹相似。“东风”-21 的初期型外观上也与“巨浪”-1 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从90 年代起,我国陆续推出“东风”-21 的改进型,其中“东风”-21C 的整体性能已相当先进,该弹采用了末端机动变轨体制以增强突防能力,这为发展“东风”-21D 型反舰弹道导弹奠定了基础。简单地说,“东风”-21C 型导弹在弹头增加了变向机构以及相应的控制系统,“东风”-21D 型导弹则是在“东风”-21C 的基础上,再增加了主动雷达末制导系统以及星- 弹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