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迷评论 > 正文

被击落了还没发现对方——神秘的LPI雷达技术

自从美国空军装备F22A以来,网上就一直流传隐形机对3代机,经常出现20比0、30比0、甚至50比0的惊人战绩!为何仅仅差了一两代,就差距如此巨大,难道美国人在吹牛吗?

当中国空军也实际装备了歼20后,与自家的三代机对战,才赫然发现,当年的美国空军,很可能真的没有吹牛!

三代机被隐形机击落,99%的情况是根本就没有发现隐形机在哪里,就已经被隐形机模拟发射的中远程空空导弹打中了!

凡是了解三代机技术的人都知道,三代战机上,已经普遍装备了完善的雷达波被动感应预警系统。这个系统不但能探测到敌对战机发射的主动雷达波,还能通过本机主电脑内的“雷达信号数据指纹库”迅速自动识别是敌是我,同时判断敌人的机型和来袭方位!

被动预警系统的作用范围,一般是战机雷达精确扫描作用距离的2倍以上。正常情况下,可以在敌机可发射空空导弹距离的几倍之外,就能从容预警!但为何到了隐形机这里,这套预警系统就完全失效了呢!

有一种看法是,隐形机自己不开雷达,只通过数据链,由背后的本方预警机提供目标指示数据,用数据链来引导隐形机发射空空导弹,击落敌机,这确实是一种隐形机的战法。

但大多数情况下,空中只有隐形机本身和三代目标机,并没有预警机参与。但隐形机仍然可以在三代机没有察觉的情况下,轻松击落对方!难道隐形机可以不用打开本机雷达,就可以发射空空导弹?

事实上并非如此。隐形机其实一直开着雷达!三代机没能提前感知和预警,这是因为隐形机采用了先进的LPI雷达技术!

LPI是“雷达波低截获概率”——low probability of intercept, LPI的英文缩写。一般指雷达系统的辐射信号,低于对方电子情报接收机的检测门限。接收方检测不到、或者检测到了也当做杂波滤掉,没有反应!而作为雷达波的发射方,仍能在作用距离内发现目标。

LPI雷达的根本目的就是“我能看到对方,但对方看不到我”。也即雷达能在电子战截获接收机可检测雷达信号范围外发现目标。

电子战截获接收机要截获雷达信号,必须满足几个条件:一是时间上对准;二是空间对准;三是频率对准;四是极化对准;五是增益和灵敏度要足够。

LPI雷达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41 年,英国人提出了降低RCS的方法。而关于LPI雷达的理论探索,真正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9年,Robert.G.Siefker发表了文章《隐身雷达的截获》,为低截获概率雷达的研究拉开了序幕。

LPI雷达的工程研究,以美国精确打击项目为牵引,以雷达隐身技术为应用背景开展。

第一个关于LPI雷达相关技术的演示验证项目“Sneaker program”由美国海军和西屋公司联合开展,休斯飞机公司为主要承包商,但严格保密,相关报道极少。

该项目对LPI技术在机载武器系统中的可用性给出了结论性的演示。第一架机载LPIR系统的飞行试验在1979年和1980年完成。

该系统对麦克莱伦空军基地装备了AN/ALR-62雷达告警接收机的F111战机进行了57次飞行对抗试验。ALR-62在宽频率范围内具有360°的覆盖,其灵敏度为-65dBm,并且在这些测试中,使用的ALR-62都具有检测和识别LPIR波形的能力。

1979年1月,完成地空试验;

1979年11月,完成空空试验,LPI雷达系统可以在40km对F111飞机探测和跟踪,而不被ALR-62发现;

1980年5月,完成了空地模式(地面运动目标检测和跟踪)的对抗试验,最大探测距离为20公里;

从此以后,由美国牵头,在世界范围的LPI雷达竞赛便开始了。

说到这里,可能大多数人还是不明白LPI雷达技术是如何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