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迷评论 > 正文

日本没有强大到令人窒息,但的确到令一些人智熄~

总有人说什么日本人强大到令人窒息的文章在朋友圈到处飞,但实际上窒息是没有的,不过日本的确令有些人智熄。比如最近日本青森县的一处名叫“八甲田山”的景点又火了,这个以树冰景色闻名的景点由于被喷漆喷上了中文和英文的生日快乐而登上了日本的新闻报道。

按理来说,除了中文喷漆,这里还被喷上了英文喷漆,双语种环境下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比起中国游客被怀疑的可能性怎么想也要更大一些吧?而且,有滑雪游客指出,当时看到一对男女拿着喷漆罐,用中文、英文、日文交谈。

而多数的日本网友在仅仅是看到其中包含了中文字样后,就直接联想到了中国人,并因此怒斥中国人“国民素质太差”,“不要再来日本”。似乎,在他们眼中,一旦出了事,一定和“素质低下”的中国游客撇不开关系。

是不是中国人干的还没有结论,但总之媒体先骂中国肯定是没错了。就算外国人把长城刻满英文也不会有媒体批判,但就算有半个中国人在外国人的雪地上写个字就会被举国批斗。为什么日本一旦出现这种事件他们第一反应就是骂中国人呢?其实只要的原因在于,在日本人和外国人的幻想中,自己仍是高高在上的“先进国家”,而中国仍是穷困潦倒仅次于索马里的“失败国家”。

他们对中国的印象和对自己的印象可能还活在那个日本经济不可一世的八十年代。所以老觉得中国人不行,一天不拿中国人来开涮和谩骂一下,就浑身不舒服。今天我们来回顾一下,那个年代的中国和日本吧,看看今天全世界是怎么继续这样误读中国的。

那时的中国,才刚刚迈出改革开放的步伐,几乎没有什么外汇储备,每个人都过得苦哈哈的,物资流通上,粮票还占据着主流,连收音机尚且都算得上是一件奢侈品,落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时代后面的我们,只能够依靠廉价的劳动力来吸引投资和产业转移。

而那时的日本,日本制造已经成了全球市场的宠儿,现代化的钢铁丛林已经完全覆盖了这个狭长的岛国,团块世代(日本在1947年到1949年之间出生的一代人)正准备大展拳脚,就如同村上春树在《舞舞舞》中描述的那样,是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

《平家物语》的开篇诗有这么一句,“祗园精舍之钟声,奏诸行无常之响”,纵然是繁华的祗园精舍,也到底难逃衰败凋零的无常命运,从来就没有什么永恒常在的荣华。

那个繁华的日本,终究是二十多年前的往事,当初而立之年的团块世代也已经两鬓苍苍了,从广场协议签订,经济泡沫破碎之后,日本就陷入了二十多的经济停滞。

日本这二十多年,被称为“失落的二十年”,而日本的社会文化在这二十多年间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

这二十多年,是日本ACGN(英文Animation动画、Comic漫画、Game游戏、Novel小说的合并缩写)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作为娱乐产业的ACGN产业成为了日本产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多数产业走向萧条的时代,算得上独树一帜,这种情况其实与美国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颇为类似,这种口红效应在那个时期极为频繁,当时许多的美国人甚至吃不起饭,却有超过一半的人每星期去一次电影院,面对萧条的社会现实,人们需要一个心灵的避风港湾。

随着日本经济的停滞,日本科幻作品也从蒸汽朋克为主流变为了以赛博朋克为主流,更多地开始对人类的未来科技发展抱持着悲观的态度。

此外,日本盛行的孤独文化在这二十多年间作为一种亚文化已经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一人火锅、一人烤肉,孤独成了一种经济,而孤独死已经发展成了日本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有日本社会学者曾经感叹:“独自一人生活一辈子,然后再独自一人过世,自己的一生中没有人真正走入过自己的生活,这样看似荒诞的悲剧在日本已经成为现实。”

日本整体的社会氛围,已经从八十年代对未来充满期待、幻想,并且洋溢着自信的社会氛围转变为了对未来失望,悲观,颓废,充斥着孤独主义思考的社会氛围,在八十年代随处可见的那种日本人对生活的一丝不苟和刻板,言行谨慎,到如今这个时代,这种品质就像是对旧日浮华的追忆和怀念,已经难觅踪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