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焦点 > 正文

最后一次在中国媒体亮相时,傅高义说了什么

12月1日,在北京香山论坛视频研讨会上,笔者聆听了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哈佛大学荣休教授傅高义(Ezra Vogel)的发言,他当时对中美关系未来四年发展抱有谨慎的乐观态度,并提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相关建议。没想到时隔数周,传来傅高义于当地时间20日在马萨诸塞州一家医院去世的消息。90岁的傅高义出席香山论坛视频研讨会也成了他最后一次在中国媒体公开亮相。

资料图片:傅高义接受《参考消息》记者专访(胡友松 摄)

傅高义于1950年从俄亥俄卫斯理安大学毕业后在美国陆军服役两年,之后在哈佛大学攻读社会学,1958年取得博士学位,然后花了两年时间在日本做研究,1961到1964年到哈佛做博士后研究,研究中国语言和历史,2000年6月从哈佛大学退休。

他漫长的学术生涯跟中国结下不解之缘。在中国,他的中文名字如雷贯耳,英文名字反倒知道的人并不多。对于自己中文名字的由来,他是这样解释的:“我的英文名是 Ezra Vogel,Vogel是个德国姓,在德语里的发音很像汉语的‘fugao’。因为英文名的第一个字母是 E,取其谐音,选了‘义’字。在中文里,‘义’也意味着很高的道德标准,这正是我想追求的。”

傅高义开始研究中国之时正值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如火如荼之际,但他没有被冷战氛围影响,而是一直力主同中国接触。他参加了上世纪60年代建立的致力于改善中美关系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并积极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

可以说,在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历史关头,傅高义既是见证者,在某种程度上又是参与者。1968年,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后,傅高义与费正清等十几位中国问题专家给尼克松写信强调与中国发展关系的重要性,他们表示,“现在是跟中国接触的好机会”。不仅如此,傅高义等著名学者还就如何发展中美关系与基辛格多次会面,为他出谋划策。

傅高义对中国的深入了解不仅源于在书斋钻研书面资料,而且还在于他在中国进行的扎实调研。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改善,傅高义于1973年得以首次访问中国,他后来回忆起这次访问时,说当时中国还是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起,他每年至少访问中国一次。他最后一次访华是在2018年10月,从北京到山东体验了一下中国的高铁,认为“非常好”。2019年,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对中国几十年的变迁感慨说:“中国发展这么快,我没有想到,恐怕没一个外国人能想得到。”

在最后一次于中国媒体公开亮相的香山论坛视频研讨会上,傅高义提出中美关系的改善可以从三个层级入手,第一是高层之间,两国领导人可以多举行会晤;第二个是专业层级,更多由专业人员来处理政治上的问题;最后一个层级是工作层级,负责处理两国之间的具体细节问题。此外,他还呼吁美国彻底改变看待中国的眼光,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建设性努力给予更多认可,对中国所做的“好事”给予建设性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