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焦点 > 正文

9月19日,北京来了位特殊的客人

(一)

9月19日,北京来了位特殊的客人。

几个特殊性:

第一,十九大即将召开,中国领导人会很忙,在这段特殊的时间,能够访华的外国领导人少之又少,他是一个例外。

第二,这是一个庞大代表团,成员包括国防部长、财政部长、外交部长、总理公署部长等诸多高官,几乎大半个内阁来了中国。

第三,在行前,他特意接受了新华网的专访,而且是用中文。虽然学中文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但一个外国领导人能用中文接受专访,在这个世界,还真没几个。

这个特殊客人,就是新加坡总理李显龙。

当然,最大的特殊性,就是如果将时间倒退一年,谁也想不到,这家伙还能来北京。

整整一年前的9月这几天,李显龙正在日本访问。

根据媒体的报道,在当时南海问题上,他和安倍一致表示,“强调海洋法律秩序的重要性”。在中国努力使南海问题降温的当口,毫无疑问,新加坡成为一个麻烦的角色。

随后,新加坡还卷入了与人民日报旗下某报的一场论战。

1、先是2016年9月16日,《环球时报》指控,新加坡于17日、18日在委内瑞拉举行的第17届不结盟运动峰会中,磋商时“执意要求塞入”为菲律宾南中国海仲裁案背书的内容,“企图强化成果文件涉南海内容”,但遭到不少国家反对。

2、指名道姓批新加坡,新加坡坐不住了。9月26日,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致函《环球时报》总编辑,认为上述报道是“罔顾事实、充斥胡编乱造和无稽之谈的不负责任文章”,事实与《环球时报》捏造的说词相反,新加坡根本未提及南海或仲裁结果。

3、9月27日,该报总编辑回信,相关报道来自知情人士,信息源严肃、可靠,新加坡大使也不用抵赖,但“您的国家在南海问题上做过头了”。

4、当天,中国外交部也发声了,言辞是这样说的:

我们注意到媒体有关报道,不结盟运动并非讨论南海问题合适场合,其会议成果文件应根据不结盟运动长期坚持的协商一致原则,体现所有成员国的共识。事实很清楚,极个别国家坚持要求在成果文件中片面渲染有关涉南海内容,但这并没有得到不结盟运动绝大多数成员国的认同,有关内容也没有反映包括中方在内的南海问题相关方的共识。

谁是“极个别国家”,相信所有人都知道。而且“事实很清楚”,外交部一锤定音。

中新关系跌至低谷,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

一年后,李显龙似乎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在特殊的时刻作为一个特殊的客人,来到了北京。

他显然也做足了功课,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

第一,用中文接受新华网专访,这是一个重要的姿态。

第二,除了访问北京,还将到访厦门,他显然清楚厦门的特殊意义。

第三,对中国的评价,他也前所未有得客气和积极。

比如,当新华网记者提问: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10月18日召开,我想请您对中国未来五年或十年的发展做一个评价?

李显龙显然做好了充分准备,这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