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精选 > 正文

诺斯罗普的设计师团队很有才华,却不受待见

瀚海狼山(匈奴狼山)曾经不止一次地谈到过,超级大国的飞机设计和制造单位,最近40年来是不断减少的。在1990年代以前,超级大国内部至少还有5家以上的公司有独立设计新型战斗机或者兼顾设计新式战斗机和轰炸机的能力。而到目前,这类单位已经减少到3家都很难保住的程度。如果不是超级大国海空军不想面对各自做垄断生意的某音或者洛马,那么恐怕作为第三家的单位也要早早地被压迫出局。飞机生产单位尤其是设计单位的减少。本身并不是什么好事情。除了其本国海空军作为最大的客户,面对越来越明显的垄断格局,议价能力越来越弱之外,还严重的压制了有创新能力的设计师才华的充分发挥,导致最近40年来 ,超级大国居然几乎拿不出一种,超过上世纪80年代末的亮眼设计。

甚至单纯从新飞机的外形上看,在40年之后,居然没有一个可以超越当年的B2和YF23的设计样板。新B21轰炸机折腾了十几年,外形和性能几乎都是B2的缩水简配版。而当年大部分人第一次见到看B2的YF23的完整外形,几乎无一例外地惊为“天外之物”。而让现在某音或洛马的设计师再设计一种新机看看?实际上不论是B2还是YF23,基本都是40年前,诺斯罗普那一批设计师创新思维的产品。单纯从外观上看,YF23的机身和B2就一定的风格相通,都是把2台发动机镶嵌到一个对称的平面飞翼上的设计思路。只不过一个是等腰三角形加兰姆达翼;另外一个是菱形主体加V型尾。一个是进气口在上,另外一个进气口在下。但是两者的机体都进行了极好的融合。YF23作为战斗机,出现了V型尾,增加立体的气动力矩。

B2则在巡航飞行时,追求一个完全隐身的简单平面。当然B2在起降期间的低速状态下,也要升起后缘襟翼增加立体气动力矩。确保有地效之下的起降安全性。YF23机翼后缘的气动操纵面设计相当有特色。V型尾同时兼职平尾和垂尾,大大减轻了后机身的整体重量和各个方向的隐身性能。虽然V型尾在历史上并非是YF23的原创,但是运用到现代战斗机上,YF23却是第一个 。当然这种一尾多用的设计,也会大大增加飞控系统算法的复杂性;不过对目前的飞控技术来说已经完全可以完美解决。毕竟B2那种无任何垂尾的大飞翼都可以安全起降,何况一种姿态控制更为灵活的战斗机。YF23的主弹仓还采用了导弹外翻支架的设计,这个也被J20的侧弹仓所应用,实际效果大大强于F22A的打开侧弹仓放任气动冲击。诺斯罗普的设计师在B2和YF23上都体现出了整体设计的先进性和细节设计上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