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观察 > 正文

俄军舰载机可借我航母甲板训练?训练体系不同难成事

近日,俄战略技术分析中心在社交媒体上刊载了一篇文章,其内容是有关于俄罗斯与中国就使用中国航母(辽宁舰,即原“瓦良格”号)训练俄罗斯海军舰载机部队飞行员的谈判记录。当然,这篇文章的内容很快就被证实是一个“愚人节玩笑”。不过,俄罗斯舰载航空兵很快“无舰可训”,很可能寻求外部力量帮助,却是个已经发生的事实。

图为进入整修的俄罗斯海军唯一一艘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

在苏联解体之后,其本拥有的5艘航母所构成的强大舰队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3艘“基辅”级不是拆成废铁,就是成了永远动不起来的“航母博物馆”。而2艘最接近“大型航母”这个概念的库兹涅佐夫级,俄罗斯最终也只留下了一艘独苗,剩下的“瓦良格”号则未有完工,被划分给了乌克兰。

因此,在“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于2018年初进入修理状态,最早到2021年才能重新进入俄罗斯海军服役的情况下(考虑到俄罗斯船厂的效率,准时的可能性很渺茫),俄海军舰载航空兵就只能暂时全部回到其机场基地。

图为位于克里米亚的“尼特卡”舰载机训练中心。

虽然前苏联舰载机训练中心“尼特卡”在克里米亚危机后终被俄军收回,但陆地训练中心所能获得的熟练度,是无论如何不能与在航空母舰上贴近实战的训练相提并论的。而长达3年的维修时间,无疑会让这一批舰载机飞行员直接“荒废”。

所以俄军内部出现“让中国人借航母一用”的声音,那自然一点都不奇怪。毕竟“辽宁”号航母原本就是苏联海军的船舰,和“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外形几乎完全一致,甲板形状和大小也未作大的修改。

图为在辽宁号甲板上着舰的歼-15舰载战斗机。

但是,这个说法完全经不起推敲。没错,“辽宁”的舰体,也就是俗称的“外壳”是苏联制造,但中国海军在改装她的时候,用的却是“西方国家的那一套”。

航母甲板上整备员色彩斑驳的马甲,和美国同行长得一模一样的甲板吊车和甲板消防车,以及美式的起飞/着舰指挥记录系统,都可以算是这个推断的明确证据。

因此,“能不能给俄罗斯人提供训练服务”实际上是个不需要讨论的问题:即便中国对俄罗斯大开训练方便之门,俄罗斯人能不能适应这个全新的体系才是最主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