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兵器快讯 > 正文

港媒称中国高超音速武器研发迈大步 同时测试三种模型

参考消息网10月1日报道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9月29日援引中国国家媒体的报道称,中国同时测试了三型高超音速飞行器模型,这标志着其向着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制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9月21日在中国西北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对三个缩小版“宽域飞行器”模型进行了测试。这些飞行器可以实现从高超音速到低于音速的不同飞行速度。

在新闻画面中,代表不同外形设计的三个模型——代号分别为D18-1S、D18-2S和D18-3S——被提升到空中,然后被从气球上施放掉落下来。

报道称,这是中国首次测试此类速度可以调节的高超音速飞行器,这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正致力于另一个重要目标——精确打击,以便研发出能够携带核弹头的无法阻止的武器。

据报道,中国科学家8月曾对名为“星空2号”的高超音速飞行器进行了首次测试。该飞行器由火箭发射,然后以6马赫的速度(相当于6倍音速,即7344公里/小时)进行了飞行。

报道介绍,一旦得到完全开发,这种飞行器的巨大速度将能够穿透现有的反导防御系统。

与此同时,据军事观察人士称,宽域飞行器还将具有降低飞行速度并以较低速度在稳定模式下飞行的能力,从而使其能够在飞行末段进行瞄准和调整轨迹与方位,从而更加精确地打击目标。

报道认为,“星空2号”试验对高超音速阶段进行了测试,而上周的试验则是为了验证涉及音速附近速度区间的一些技术细节。有军事评论员表示:“这两次试验的技术可以互补。它们可以结合到一起并制造出高超音速导弹。”

中央电视台的报道称,研究人员测试了外形设计不同的三种模型的空气动力特性,并在采集数据的同时,记录了下落、加速、跨越声障、气动弹起、开伞、落地回收等飞行过程。

报道援引军事评论员的话说,这么做是为了对三种设计进行比较和选择。在最后确定飞行器的空气动力构造之前,还将进一步对尺寸更大或真实尺寸的模型进行测试。

据报道,中国自2014年以来一直在试验高超音速飞行器。“星空2号”是第一种使用“乘波体”技术的飞行器。

报道称,在采用令人满意的空气动力外形设计的情况下,宽域飞行器可以实现更多的潜在军事用途。北京的军事观察家周晨鸣说,例如,它可以安装自带的引擎,从而成为一种能够执行多种任务的高超音速无人机。

中国9月21日测试了三个“宽域飞行器”模型。香港《南华早报》网站

[延伸阅读]港报:中国为研发高超音速武器建风洞 模拟秒速达12公里

参考消息网11月19日报道 港媒称,中国正在修建世界上最高速的风洞,以模拟秒速达12公里的高超音速飞行条件。以这个速度,一台高超音速飞行器可以在14分钟内从中国飞到美国西海岸。

据香港《南华早报》11月16日报道,从事这一项目的高级别科学家赵伟说,研究人员的目标是在2020年建成并运行这一设备,从而满足中国高超音速武器研发项目的急迫需求。他表示,这种风洞能够推动高超音速技术的工程应用,通过复现高超音速飞行的环境,从而在地面上就能发现并解决问题。地面测试会显著减少高超音速飞行器试飞失败的风险。

报道称,高超音速飞行器指飞行速度达5倍音速或以上速度的飞行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高超音速风洞是美国的LENS-X设备,其速度达到每秒10公里,是音速的30倍。美国军方2011年测试了一架名为HTV-2的无人飞行器,它的速度可达20马赫。但是它的高超音速飞行只持续了几分钟,而后坠入太平洋。

报道称,今年3月,中国成功进行了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WU-14(也被称为DF-ZF)的第7次测试,其飞行速度在5马赫到10马赫之间。俄罗斯、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其他国家也测试了自己的高超音速飞行器样机。这种飞行器可被用于发射导弹,并可携带核武器。

报道表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吴大方说:“中国和美国开始了高超音速竞赛。”吴大方2013年因发明用于高超音速飞行器的隔热材料而获得了国家级奖项。

吴大方曾参与研发高超音速巡航导弹、近空飞行器、高速无人机和其他可用于人民解放军的武器。他说,中国有多个高超音速风洞,有助于确保高超音速武器测试的高成功率。

吴大方说,这一新风洞将成为“全世界最强大和先进的高超音速飞行器地面测试设施之一”。

他补充说:“这对我们肯定是好消息,我期待它的完工。”

报道称,这个新风洞将有一个测试舱,可容纳翼展达3米的较大飞行器测试模型。

赵伟说,要生成极其高速的气流,研究人员要引爆多个含有混合氧气、氢气和氮气的管道,发生爆炸,在不到一秒钟内爆发一千兆瓦的能量,这超过了广东省大亚湾核电站一半的装机容量。

报道解释说,冲击波通过一个金属隧道进入到测试舱,气流将包裹飞行器模型,并将温度升至7727摄氏度,这几乎比太阳表面温度高50%。因此,高超音速飞行器必须覆盖有散热效果极佳的特殊材料,否则它在长距离飞行中很容易偏离轨道或者解体。

报道称,这一新风洞也将用于测试超燃冲压发动机,这是一种专门为高超音速飞行而设计的引擎,传统的飞机引擎无法适应如此高速的气流。

赵伟表示,新风洞的建设由建造JF12的同一支团队领导。位于北京的JF12激波风洞可复现25—40公里高空、马赫数5—9的飞行条件。

报道称,JF12的领衔研发者姜宗林去年因推动“一流大型高超音速试验设备”研发而获得了美国航空航天学会的地面试验奖。美国航空航天学会称,姜宗林的JF12设计“没有使用移动零件,而制造了一个比传统设计的风洞测试持续时间更长、能量流动更大”的风洞。

根据官方媒体报道,随着近年来高超音速武器研发取得显著进步,自2012年建成以来,JF12风洞就进入全速运行,每两天就进行一项新实验。

资料图片: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JF12长试验时间激波风洞,总长度达300米左右。

(2017-11-19 13:19:07)

[延伸阅读]美媒称中国高超音速武器威胁巨大 美军欲加紧追赶

参考消息网12月19日报道美媒称,针对中国和俄罗斯正在研发的高速机动导弹所构成的越来越大的威胁,五角大楼正不得不制定一项专门的计划。

据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网站12月16日报道称,近日美国国会通过的2017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中有一个章节要求导弹防御局制定专门应对正在出现的高超音速导弹威胁的计划。

由精挑细选的空军专家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在11月公布的报告中认定,奥巴马政府和军方未能充分应对新的高超音速导弹威胁。

研究发现,无论是研发高超音速导弹,还是应对这类武器,五角大楼都没有制定详尽的计划。

中国已经对一种新型高速攻击导弹进行了七次测试,俄罗斯也在研发旨在挫败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高超音速武器。

复杂的防御难题

这项法案规定,一旦成为公法,五角大楼必须制定一项计划“来研发防御系统并将其投入战场,以挫败高超音速助推滑翔和机动弹道导弹”。

该法案是由倡导导弹防御事务的众议员特伦特·弗兰克斯起草的,在法案最初的修正案中,对高超音速导弹防御计划制定之前针对国防部长办公室的拨款进行了限制。在参众两院就该法案展开磋商期间,这部分内容被取消。

要求设立高超音速导弹防御计划的这一法案是对奥巴马政府的抨击,因为奥巴马政府尽管在导弹防御计划上花费了巨额资金,却没有专门针对高超音速导弹威胁采取行动。

美国目前的导弹防御系统包括专门用来击落远程和近程导弹的武器,该系统是为打击沿可预测路径飞行的弹道导弹而设计。

如果飞行速度在5马赫到10马赫之间的导弹改变飞行方向,那么目前的导弹防御系统和传感装置就无法对其进行跟踪和打击。

空军专家的研究报告说:“中国和俄罗斯已经在试飞高速机动武器,这类武器可能会对美国前沿部署的兵力、甚至是美国本土构成威胁。”

报告说:“这种武器似乎是在速度和高度两方面发挥作用,它的机动性可以挫败现有的导弹防御结构和武器能力。”

报告还说,这一新威胁并非言过其实。它说:“这不仅仅是对现有威胁的微调。相反,(高速机动武器)能在空中和太空之间的范围将速度与机动性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强大的进攻能力,这一能力可能会构成复杂的防御难题。”

美国要更胜一筹

专家小组说,对于这一威胁,“看不到正式的战略行动概念,也没有组织上的紧迫感”。

报告说:“此外,小组成员认为,国防部在为发展可能的反制措施和防御办法提供有效性与方向方面,缺乏领导层面的协调。”

导弹防御局的一名发言人拒绝对国防授权法案中关于设立新的高超音速导弹防御计划的内容发表评论。

不过,局长詹姆斯·叙林中将在今年早些时候的国会听证会上透露,导弹防御局没有专门针对高超音速导弹的计划。

他说,目前正在研究一种激光武器,该武器可能具备对付高超音速导弹的能力,但要到2021年后才会进入测试阶段。

中国多次试射DF-ZF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的做法表明,这是中国武器研发人员最优先发展的武器。

俄罗斯今年8月宣布,它的高超音速导弹将为穿透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而设计,首批武器系统将在2020年之前部署到位。

俄罗斯今年4月借助一枚SS-19导弹,试飞了Yu-71高超音速滑翔器。

众议员弗兰克斯今年早些时候表示,他是出于对中国和俄罗斯高超音速武器研发活动的担忧而提出这一法案的。

弗兰克斯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已经进入了高超音速时代。美国不仅必须参与这一领域的竞争,还要更胜一筹,因为我们的敌人对待这一技术的态度无疑是认真的,而且它们也在开展有效的研发工作。”

美国陆军的末端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萨德”)的升级版也被认为是能够应对高超音速导弹的一种系统。

美国国防部研发的高超音速飞行器HTV-2构想图(资料图片)

(2016-12-19 08:14:00)

[延伸阅读]美媒:中国研发高超音速武器 受技术与市场双重驱动

参考消息网5月18日报道 美媒称,当对一个国家在造价高昂的新一代国防技术上的投资进行分析时,理解研发行为背后的驱动力是非常重要的。对新发明进行分析的有效方法就是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框架。

据美国《国家利益》网站5月16日报道,从字面意义来看,创新将技术推动定义为:不考虑预期用途,研发推动的发明;将市场拉动定义为:因特定市场需求应运而生的研发行为。在运用这一模型对国防部门进行分析时,将关键代理模型考虑在内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此种情况下,国防经济就是为军队效力的主要代理者。近来,中国在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HGV)技术方面的快速发展便是个适用于这一概念的耐人寻味的案例。鉴于中国的HGV项目高度保密,若究其动机,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都可成立。

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近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