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迷评论 > 正文

到底该不该鼓励生育,人口对中国到底有多重要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组数据。2017年,我国新出生人口数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了63万人。这一数据,高于“十二五”时期年均出生1644万人的水平,其中二胎的出生人数上升至883万人,比2016年增加了162万人,二胎人数占总新生人口数量的51.2%,比2016年增加了11%,超过了一胎人口出生数量。

上述数据,远远低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预期,他们预计即使在低生育率的情况下,新的二孩政策也能使2017年的出生人数突破2000万。然而,事与愿违,事实结果是新出生人口距离2000万有300多万的缺口。

看到这个数据,坦率说是让人感到吃惊和焦虑的,但也并不感到意外和奇怪。在占豪()看来,我们的计划生育政策全面调整晚了5年,占豪至少在2010年就不断呼吁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赶紧放开生育,然而我们到2015年才最终全面放开二孩。那么,这种低出生率的现实,就是我们现在和未来必然会承受的一个结果。如果我们在未来政策上不做正确对冲,这种负面影响将会在一二十年后凸显,到那时我们的政策回旋空间会被进一步压缩,后果也就真正显现出来了。

上述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出了两个残酷现实:

一、年龄越低,生育欲望越弱。

一孩出生数量竟然低于二孩,这说明85后至95前这一批新一代年轻人的生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这批人要第一个孩子的愿望,甚至低于70后至85前要二孩的愿望,这是二孩出生数量高于一孩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中国从70年代到80年代这批二孩出生愿望家庭一旦获得满足,我国二孩生育讲下降。

如果70后到80后这批人的二孩的愿望得到满足后,到了90后、00后处在主要生育年龄段的时候,二孩数量将会大幅下降。

上述两个问题,意味着未来我们国家整体新生儿数量增长将呈现长期的下降趋势,未来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我们国家很可能会出现西方国家的人口零增长率,甚至人口会在二十年后大幅减少。

到了后城市化、后工业化时代,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最直接的结果有两个:经济危机和民生危机。这两个危机,对一个国家的影响非常之大。

中国人口出生的高潮30年是1962年至1991年,新出生人口达6.85亿。如果按65岁彻底进入养老状态,我国加速老龄化应该从2027年开始,如果按年龄超过70岁进入这个时间段出生人口的快速死亡期,那么2032年开始我国的人口将进入快速减少周期。考虑到1962年至1991年这30年的年均新生儿超过2200万,也就是说如果到2032年以后,我国的新出生人口达不到这个数量,我国人口数量很可能会开始减少。如果按照人均80岁的寿命去计算,到2040年后我国人口几乎一定进入加速减少周期。

人口老龄化、人口减少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生产力的下降,意味着需求的减少。很多人说,以后都机械化、智能化了,生产力根本不会下降。错!因为未来随着大数据、智能化的发展,生产力是根据需求发展的,人口老龄化、人口下降的结果就是需求减少,需求减少生产力必然减少,生产力减少国力必然减弱。

美国、日本、欧洲,这些国家为什么经济总是陷入停滞?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口进入了老龄化阶段,需求减少了,国力增长就遇到瓶颈了。

问题严不严重?这是显而易见的!

很多人不明白人口与国家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也不懂人口对我国现在和未来意味着什么。那么,占豪()在这里就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作个简单科普。

生产力应该主要包括三要素:人口、科技和生产资料。其中,人口的劳动生产和需求的本源,是社会生产力的的最根本要素之一,也是排在第一重要的生产要素。没有人,一切都免谈。另外两个要素是科技和生产资料。其中,科技是提升生产效率的工具,它对生产力的影响主要是指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生产效率的提升;生产资料是指用于生产的一切物质要素,包括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工具、原料等等,这些都是生产资料。

在这三要素中,人口是最根本的,因为人是需求的起点,也是劳动的起点,所以物质生产最终是起始于人终于人。因此,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口,就不可能有那么大的需求,也就不可能有那么大的生产力。虽然,未来人工智能、机器人会带来生产效率的大革命,但由于生产力起始于人的需求这个根本元素没变,所以生产力的基础依然是人,并不会因为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带来根本性改变。

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我们才可以认为,如果人口不能保持一定规模就没有需求的保证,没有需求的保证,未来就是满地都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也解决不了经济衰退问题。所以,这就是人口问题给中国经济未来带来的巨大而严重的问题。

事实上,我们现在的人口红利正在快速消失,这也是近几年我国人力成本快速上升和我国在研究延迟退休政策的根本原因。2017年6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在中国财富论坛上的主旨演讲中表示,中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到2010年达到峰值,所以2010年就成为了中国的一个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含义,就是人口红利达到了峰值,从此以后转入负的红利。

从这一数据也再次看出,占豪()至少在2010年就开始呼吁放开计划生育的时间判断是准确的,由此也说明我们2015年才全面放开二胎是政策晚了至少五年。事实上,占豪主张应全面放开生育,甚至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

那么,可能会有人有疑问,为何我们人口红利消失了,我们国家的经济还能保持增长并且是可持续增长呢?针对这一点,占豪()之前也分析过多次。中国经济之所以在人口红利后还能保持中高速增长,并且还有二十年甚至更长的中高速增长周期,原因是我们还有五大动力源:

一、中国整体科技水平较低,人均生产率低,提升科技水平就可以继续大幅提升生产力。

过去些年,我国为啥科技水平低还能发展到现在的经济规模?根本原因就是我们人口多,巨大的人口红利推动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如果我们不是十多亿的人口,我们不可能迸发出如此巨大的生产能力。说得不客气一点,若非西方没有经历过十多亿人口经济是怎么发展的,如果他们知道中国竟然发展得如此之快,他们一定不会让中国加入WTO,中国的生产力发展也不可能像现在这么快。

所以,我们今天的国运,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国家10亿以上的人口。而未来,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就是我国人均生产率提升的根本,我国人均生产率提升就是我国GDP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最终,还是因为我们人口多,才有机会通过提高科技水平从而大幅提升人均生产率,并最终实现综合国力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还处在城市化进程之中,城市化进程会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

我国截至到2016年城镇化率57.35%,但城镇户口的人口却只有41.2%,中国城市化进程至少还有20年。这20年,可以创造多少需求不言自明了,这个需求就是经济的增长动力和空间。而且,中国走得还是城市化群的路线,城市化群发展逻辑下的经济模式与西方的传统经验是不太一样的,所以这个迸发预期会高于传统西方经济学的预期。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