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迷评论 > 正文

气候变暖群雄逐鹿北极 中国亮牌“入局”

英媒称,北极控制博弈正酣之际,中国发布北极政策白皮书,阐明“极地丝绸之路”(“冰上丝绸之路”)的目标和计划,呼吁加强相关国际合作。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月28日报道,中国国务院1月26日公布的《中国的北极政策》说,中国愿依托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与各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参与包括北极航道基础设施建设、商业化利用和常态化运营。

报道认为,“冰上丝绸之路”可视为“一带一路”倡议在北极圈内的延伸。中国近年来把参与南北两极的管理纳入发展战略,在极地议题中力争话语权,提升影响力。

2017年5月,中国国家海洋局发布南极政策白皮书,总结阐明在南极科考的情况。北极白皮书则以政策文件形式归纳了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基本主张和战略目标。

2013年中国成为北极理事会13个正式观察员之一。

外媒认为,中国近年来在北极议题上争取“入局”,主要从两方面切入,一是北极航道,一是资源开发。

报道称,北极开发比南极更具战略价值、各大国竞争态势也更加激烈。

冰消雪融出航道

报道称,随着地球变暖,北冰洋冰盖缩小,北极圈里越来越热闹。北极航道的商业价值、常态化运营之类字眼越来越多进入人们视线,夏季穿行北极航道的船只也越来越多。

北极航道包括东北航道、西北航道和中央航道。全球变暖使北极航道有望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运输干线。

理论上,这条航线可以打通贯穿欧亚大陆和北美的航道,成为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之外又一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通道,缩短航程、降低成本。

2017年7月,媒体报道称,中国对俄罗斯提出共建滨海国际运输走廊的建议反应积极,也希望双方共同开发利用海上通道特别是北极通道,打造“冰上丝绸之路”,

之前中国官方公布的《“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首次将北极航道明确定位成“一带一路”三大主要海上通道之一。

专家分析认为,“冰上丝绸之路”有可能缩短中国到欧洲的最短航线,比传统航线缩短25%-55%,也使中国从上海以北的港口到西欧和北欧的航行时间缩短。

报道称,现在从中国东北经苏伊士运河到荷兰鹿特丹航线要走48天。如果走俄罗斯北部的东北航道能大大缩短中国到西欧的航程。

中国极地破冰科考船雪龙号2017年8月首次独立穿越北极中央航道,全长2500公里,沿途包括北极点及其附近公海水域。

共同治理

英媒认为,北极有储量巨大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的矿藏和渔业资源,北极航道可能成为连接亚欧和北美的重要国际航线,地缘政治版图上的北极又是兵家必争之地。

虽然北极圈内冰原广袤人烟稀少,渔猎和旅游是主要的传统经济活动,但在远离世人视线的地方,有形和无形资源的争夺已经持续多年,也成为北冰洋“新冷战”升温的核心所在。

报道称,为了协调北极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和福利的可持续发展,1996年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成立了北极国家政府间论坛,北极理事会,成员包括加拿大、丹麦(包括有自治地位的格陵兰岛和法罗群岛)、芬兰、冰岛、挪威、瑞典、俄罗斯和美国。

六个北极本地社群代表在北极理事会中有永久参与议席,六个非北极国家(法国、德国、荷兰、波兰、西班牙和英国)是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