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史秘闻 > 正文

历史上一位最善良的太监,偷将圣旨改动一字,救上千人性命

引言

宦官这一群体早在殷商时期就有了,他们往往出寒身贫,从小被净身卖进宫里伺候皇族贵胄。其中的大部分人穷尽一生也始终默默无闻,老死宫中无依无靠,地位卑微受人嘲笑。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许多宦官养成了阴冷狠毒的性格以及心理缺陷。历史上许多大宦官把持朝政、祸乱朝纲的事迹屡见不鲜。例如秦朝的赵高,“秦为天子,二世而亡”,与这位佞臣有很大的关系,他一味怂恿秦二世为非作歹鱼肉百姓,最终导致秦朝在短短十五年内倾覆,为后人所不齿。

太监也有善恶之分

到了唐朝中后期,宦官逐渐掌握了禁军,废立皇帝如同家常便饭。此后的明朝大太监魏忠贤,更是权势滔天,以“九千岁”自居。正是由于赵高、刘瑾、魏忠贤等大宦官坏事做尽,给整个宦官群体抹了黑,致使后人们往往对历史上从事太监这一职业的人嗤之以鼻。

其实这是一种偏见,历史上也不乏功勋卓著、千载留名的宦官。例如东汉时期的蔡伦,其造纸术被列为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如明初的“三宝太监”郑和,其七下西洋的壮举为我国古代的航海、外交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于煤山之时,身边的大臣作鸟兽散,唯有太监王承恩至死相伴左右,其忠贞不渝的精神传唱至今。

史上最善良的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