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史秘闻 > 正文

德国档案解码:甲午海战为什么大清国败了?

德国伏尔铿造船厂与英国阿姆斯特朗造船厂齐名,曾是英德两国海军舰只主要建造者之一,中国北洋海军主力舰只几乎全部来自这两家造船厂,尤其是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德国军事历史档案中透露出的一些细节,或许可以间接还原出中国甲午海战败北的真正原因。

19世纪末是世界海军技术发展变革剧烈时期,由风帆战舰到蒸汽战舰、木壳战舰到钢制战舰的演进时期,而中国与日本之间的甲午海战则是进入蒸汽战舰时代后第一次大海战。从中日两国的军舰到甲午海战,实际都扮演了技术验证的“实验性”角色。

作为北洋海军主力的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即是以当时德国海军最先进的萨克森级铁甲舰为蓝本,同时结合英国当时最新建造的“不屈”号铁甲舰的部分特点改进而来,实际充当了为德国下一代铁甲舰探路的角色。

由德国建造的“济远”号防护巡洋舰,则是德国建造的第一款穹甲巡洋舰。由于德国当时并没有建造穹甲巡洋舰的经验,实际上是仿照英国同类战舰而来,用现代的说法即是“山寨”,因而问题较多。比如说装甲位于水线之下防御能力低下,存煤量不足不适合远洋航行等等,甚至连中国驻德国公使李凤苞都因此被革职。

中国分别向德国、英国订购的经远级、致远级巡洋舰,更是代表了德英两国对于巡洋舰未来发展路径的不同选择。英国因为海外殖民地众多,因而对于航速快但防护性能差一些的穹甲巡洋舰情有独钟。而德国由于海外殖民地不多,并且海军实力较弱,其巡洋舰不可避免要承担海军主力决战的职能,因而选择了强调防护性能的装甲巡洋舰为发展方向,实际上巡洋舰在当时的中国也是如此。当然,后来历史也证明,装甲巡洋舰才是正确的演进方向。

在中国政府或者说李鸿章的计划中,致远级、经远级是作为济远级穹甲巡洋舰的后续计划而存在的,原本计划再向德国订购4艘济远级,但在英国参与下,实际变成了英国与德国的竞标,最终双方都拿出了自己最拿手的方案——穹甲巡洋舰致远级、装甲巡洋舰经远级,分别拿到了两艘订单。主炮则在李鸿章的坚持下,全部使用了德国克虏伯210毫米火炮。致远级也因此成为北洋海军航速最快的军舰,可以媲美同样由阿姆斯特朗公司为日本的建造的浪速、高千穗等对手,仅次于吉野。

作为中国的对手,日本海军军舰则深受法国影响。由于当时法国深受“绿水学派”影响,主张以成本较低的海军武器对抗大舰队,因而日本大力发展巡洋舰以对抗北洋海军的铁甲舰,实际上这也是受限于日本国力,在大规模建造铁甲舰的计划被日本政府否决后的退而求其次。这才有了松岛、严岛、桥立“三景舰”的诞生,并特别为三艘防护巡洋舰加装了超越定远级的320毫米主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