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焦点 > 正文

相比印度,中国有哪些体制优势

1950年代的中国与印度几乎处于相同的贫穷与落后状态,但一个甲子年之后,中国取得的成绩表现明显优于印度。

2011年印度的成人识字率仍未达到中国1990年的水平,2013年印度成年人平均受教育年数仅仅与1985年时的中国相当。在民众的健康、卫生和平均寿命等各种指标上,印度落后中国的幅度都超过20年以上。

中国快速的、大规模的、史无前例的兴起是如何办到的?“中国发展模式得力于三个特殊条件:第一是特殊的政治体制,第二是充分发挥大的优势,第三是在全球化时代发挥了后发优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朱云汉认为。

1

相比印度,中国有哪些体制优势?

很多研究中国发展经验的学者,都忽视了特殊的政治体制带来的优势。一般流行的看法都认为,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这前面30年都浪费掉了,走了很长的冤枉路,甚至可以说完全是“黑暗时期”。这个认知并不正确,至少是以偏概全。客观来说,这个时期不完全是白费。

中国在这个时期以极为高昂的社会代价,牺牲了很多人,建构了日后改革开放的政治与社会基础。这个基础让其他发展中国家根本没有办法模仿,只能理解而难以复制。1978年之前的30年,中国建设了动员能力特别强的现代国家体制,这个体制在中国历史上、在这片土地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其动员、渗透的能力达到社会的最底层。

中国建立了非常强的国家意识,可以将社会中多数人的意志力凝聚在需要最优先发展的目标上。在民族复兴的大旗帜下,中央政府享有调动全国资源集中使用的正当性。另外,中国完成了一场相当彻底的社会主义革命,它把私有财产权,尤其是最重要的土地资本与工业资本国有化或集体化。除了农村土地外,这个庞大国家的集体资产大部分是国有资产,这成为中国后来30年快速发展的资本。其他很多国家没有走这条激进的革命道路,很难复制这个历史条件。

如果拿中国与印度相比,政治与社会体制对经济结构转型的提振或制约作用就很明显了。1950年代的中国与印度几乎处于相同的贫穷与落后状态,但经过一甲子之后,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编列的“人类发展”(humandevelopment)所有指标上,中国的长期表现明显优于印度。2011年印度的成人识字率仍未达到中国1990年的水平,2013年印度成年人平均受教育年数仅仅与1985年时的中国相当。

在民众的健康、卫生和平均寿命等各种指标上,印度落后中国的幅度都超过20年以上。两者在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规模上的差距,更是日益扩大。1991年印度的名义GDP为2900亿美元,中国是4150亿美元;2001年,印度达到4980亿美元,中国则为13240亿美元;2013年印度为1.8万亿美元,中国则突破了9万亿美元,差距拉大为四倍之巨。

西方媒体总是给印度冠上“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这个头衔,但印度的民主只是空有其表,无法有效增进大多数民众的福祉。大多数印度百姓的人身安全(尤其是妇女与穆斯林)与基本需求仍得不到保障,还必须长年忍受贪污横行、效率极低的官僚体制。

尽管印度过去15年的经济发展速度十分亮眼,但是在减少城市贫困人口,解决农村土地分配严重不均,消除贱民阶级与妇女受到的社会歧视,化解族群间暴力冲突,消弭黑社会对贫民窟的渗透与宰制等问题上,进展十分缓慢。大多数在中国与印度两地均深入做过田野考察的学者都承认,中国的政治体制在引导社会追求“最佳的选择”,以及在增进社会绝大多数群体的福祉上,要比印度更具优势、更具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