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观察 > 正文

都说中国造枪差到底差在哪儿?造好一支枪究竟需要啥

国产某型单排单进设计9mm手枪,在测试中表型稳定,顺利通过测试

国产某型9mm手枪,该枪的外形设计十分经典,具体表现确实可圈可点  测试情况就是这些,但是出现这样故障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笔者在和相关专业的朋友讨论后认为,92式手枪使用的双排双进供弹形式,正是这种故障发生的原因之一。但是,有人势必会有疑问,56式冲锋枪,或者是我们更为熟悉的AK47,使用的同样是双排双进的供弹形式,为什么同样的故障并没有在AK47上出现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双排双进的供弹形式,在推弹入膛时,弹丸会经历两个方向上的运动,即垂直方向的供弹运动和水平方向的挤压入膛。而双排单进的供弹形式,在推弹入膛时,水平方向的受力较小。其动力学过程更为简单,推弹动作自然也就更加简单。故而,理应获得更高的可靠性。

上文中提到的某款使用双排单进设计的9mm手枪,可以看到其供弹过程相对简单(上图黄色箭头)

92式手枪随枪附带的弹匣为了满足配合精度,在工艺上同普通量产弹匣有所调整,方便其适配所配套的枪支。在公差配合要求满足的情况下,即使是更为复杂的双排双进供弹,其可靠性依然可以得到保证。而空仓挂机解脱状态下,直接装填的弹匣由于设计上的原因,其公差配合要求较正常状态下更低,能够更加轻易的推弹入膛而是合情合理的。

当然,笔者需要在这里说明的是,笔者的测试环境并不严谨,特别是用于对比的三款不同的9mm手枪,其配套的弹匣情况并不完全严谨,对比测试的手法也并不是完全严谨。笔者也并非相关机构工作人员,只是机缘巧合可以参与到这项测试之中,测试结果也仅供参考。

笔者在开头的时候曾经提到过ZH29的枪机加工工艺,良好的加工工艺势必会对整套工业产品的可靠性造成影响。优秀的工艺流程和工艺设计既可以有效提升加工经济性,又可以降低产品的故障率。

抛开设计上用于一些理念和认识带来的不足,92式手枪在弹匣和供弹上出现的故障是可以在工艺流程上加以调整并完全规避掉的。笔者曾接触过一些相关行业的机加工人,受制于部分企业在管理和薪酬待遇上的不足,存在一定数量的“凑活”产品。这些产品或是有一些小小的,“看似”不影响使用的瑕疵;又或是在一些非关键指标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亦或是存在一些工艺设计不到位,生产出的“看似”无伤大雅的产品。从质检单位的角度,这些产品确实已经满足了质检要求(量产的工业制成品,考虑到生产成本和产能,其质检环节不可能面面俱到),但距离优秀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小瑕疵或许不影响正常实用,但长期这样的“凑活”确实很难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

曾在网络上引起广泛讨论的另外一只国产9mm手枪,其内部部分做工确实难以称得上优秀  回到开头,笔者想在这里和大家讨论的是,究竟怎样才能制造出一只优秀的自动武器。

首先,设计上要遵循自然规律,更要抛开一些并不符合当下传统观念。这其中,尤为值得注意的便是长久以来在我国军警中形成的“人适应装备”的思想。诚然,在国家工业实力不足,研发能力欠缺的时代,人适应装备是我军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精神的体现,这自然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装备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拥有了完整的设计和制造体系,我们能跟随国际潮流,设计生产新式的装备。在这个时候,一味的提倡人员适应装备,是脱离实际的。

笔者并不是说艰苦朴素的传统不需要继承,而是在当前形势下,需要放弃一些传统的观点。我们已经有了完善的设计和生产体系,就应该在人机功效,功能细化方面更为重视,同时需要重视使用单位的意见,毕竟他们才是长期以来要和装备打交道的人,没有人比他们更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类型的装备。而据笔者所知,部分的设计单位现在也正在这样做,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再说生产环节,相信不少人都看过T5000狙击步枪的生产流程介绍视频,连一向粗狂的斯拉夫人都能将一支步枪做成艺术品,笔者绝对相信相关加工厂家的生产能力。但是笔者认为,从态度上的一些调整可以极大的提升我们的产品的可靠性。少一些“凑活”,毕竟相较于其他产品来说,武器系统的特殊性不言而喻。

最后向DICTT表示感谢,感谢他们带来的9mm教练弹以及在此次测试中给笔者提供的帮助。向测试用枪提供单位提出感谢。图片版权属DICTT和笔者共同拥有。(来源: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