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兵器快讯 > 正文

我多款国产战机首飞成功却遭下马 歼31或将重蹈覆辙

在中国国产歼击机的研制历史上,既有歼-8、歼-10、歼-20等值得大书特书的成功型号,也有一些像是流星一样划过祖国天空的失败型号,一些型号甚至是制造出了原型机并实现了首飞,项目却没了下文,从上世纪70年代的歼-12再到歼轰-7B,这些项目无一例外就是“一出生就落后”!

在上世纪50年代末,作为中国第一种完全自力更生研制的喷气式军用飞机,歼教-1型飞机在首飞并制造了3架原型机之后就宣告下马,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种已经渡过图纸阶段,在原型机阶段遭遇下马的军机,在当时,中国空军因为训练体制的变化,以及它配套的喷发1型发动机无法自产而非常可惜的未能量产。

图片:歼教-1

在经历了60年代航空工业的混乱局面后,中国航空工业在70年代艰苦前行。歼-6垂直起降型(四号工程)、歼-9等项目先后胎死腹中,但南昌飞机制造公司却成功研制了全新的超音速轻型歼击机-歼-12,它采用下单翼、前缘机动襟翼、无边框风挡等一系列新技术,而且制造了5架原型机,却未能量产。

图片:歼-12

从1970年首飞到1977年下马,歼-12并不是因为技术原因而没有列入空军装备序列的。只能说一开始越南战场上,米格-17打赢F-4给了中国空军一种错觉,认为轻型昼间战斗机也能对抗装有雷达和中距空空导弹的现代化二代后期型战斗机,而这一期间美国的F-14、F-15等三代机已开始试飞,“空中游击战”变得意义不大导致“小歼”下马。

在整个上世纪70、80年代,歼-7和歼-8成为了中国空军仅有的选择,但在这里面走弯路被用户“退货”的案例也有。在歼-10之前,成飞着力研制的歼-7全天候改型——歼-7III型,却因为航程、机动性缩水严重,且没有中距拦射能力,从原先70年代“要1000架”,到最后歼-7III(C型)和IV型(D型)只制造了2个团就宣告停产。

图片:歼-7C也算是失败

到了90年代到2010年后,中国的国产战斗机生产开始步入正轨,虽然歼-8系列遭遇了涡喷14发动机“坑”掉原型机的歼-8III项目下马的困境,但好在后来的歼-8D/H/F算是靠谱,一直到2010年前后才停产,与此同时,歼-10和歼-11系列的持续量产,也让“8爷”终于可以功成身退。

图片:歼-8III原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