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兵器快讯 > 正文

北斗系统进入3.0阶段让我军精确打击不再依赖美国人

然而,在北斗卫星定位系统进入3.0阶段之后,美国的这一战术将丧失效用。

超越亚太的雄心

众所周知,作为极其重要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根据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报告称,数十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研制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计划从最初的“最高机密”,到如今已逐步推广应用。不仅中国军队的导航和授时方式已经逐步由GPS向北斗转换,金融、电力、渔政和森林防火等民用领域也在逐步使用北斗系统。

但很多人并不熟悉的是,从上世纪80年代北斗计划起步开始,俗称为“五院”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下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就一直担负着北斗计划中卫星方面的设计制造工作。

美国著名智库兰德公司曾出台的一份报告称,对于那些关注美国假想战争中“太空阵线”的将领而言,中国的太空项目已经产生了重大成果。这一项目由军队官员指挥,属中国军队。除成功击落卫星,展示在冲突中干扰美国通信的能力外,中国在建立通信、气象和侦察卫星网络以及类似于GPS的“北斗”系统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

报告称,虽然“北斗”目前尚未覆盖全球,而且可靠性也需要提升,但重要的是这些系统可为中国军队提供不希望依赖于美国的服务。

由于在全世界缺少监测基地,中国的卫星导航系统必定会落后于美国,一些系统其他信息,如侦察影像,可能要经过一段延迟后才能下载。不过,中国新发射的卫星能够作为中继站,而且随着网络的完善,中国可能能够实时使用侦察影像。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报告透露,中国如今已经拥有了70颗以上在轨卫星,用于军事导航与定位、科学研究、气象预测以及侦察与通信。其中,有30多颗军事侦察卫星能够让中国大陆全天候掌握台湾地区以及其他地区国家的军事动态。

此外,已部署的“北斗”定位与通信卫星,已经让中国在西太平洋地区具备了初始定位与全球通信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北京精确制导武器的精确性。

在军事应用上,北斗一代覆盖范围的最宽处在北纬35度左右,也就是在日本、黄海、东海一带,这是美军驰援台海的关键海域。北斗一代能与战机的电子地图相结台,组成一个既有定位导航能力,又有地形显示功能的综合系统。

通过电脑软件分析,北斗一代能直接在电子地图上标示出通过敌防空系统时的相对安全航线,为飞行员驾机执行任务提供可靠保障。除此之外,北斗一代能与各种光、声、电侦听设备(如雷射测距仪、战场侦察雷达、无人作战/侦察飞机等)和电脑火力控制系统相配合,提高武器系统(包括导弹)的反应能力和命中率。

虽然如此,除了区域范围的限制外,北斗一代还有一些缺陷。北斗系统是典型的主动型双星定位系统,兼具发射和接收功能。北斗这样的特性有利也有弊,缺点就是北斗一号的“有源终端”在定位过程当中会发射出电磁信号,在战时容易暴露出使用者之位置。

在这种背景下,必须推陈出新才能维持导航卫星系统的价值,中国发展新一代北斗卫星势在必行。鉴于信息战是解放军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因此中国积极通过北斗二代解决最关键的数码化通讯与精确定位问题,以能更广泛地运用在军事上。

北斗二代在军用的效能大为提升,主要包括:北斗二代将能为中国各种导弹进行精准导航服务,包括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对陆攻击导弹、导引炸弹等,使其命中率大为提高;能让携带传统或核弹头的解放军战机或是战略轰炸机实施防区外的超远距离的精准空中打击。

随着北斗从二代发展到三代,涵盖范围从亚太区域扩展到全球,这实际也显示出中国超越亚太的雄心。“北斗3.0”若能建构完全,其强大的导航能力对于解放军的军力投射显然大有助益,尤其是在执行海外任务时,北斗就是解放军的“千里眼”。(作者署名:石江月)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