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6日美国国会冲突事件不是普通的民主抗争,而是一次“民变”,一次以特朗普主义为名的、挽回特朗普政治议程与权力的非制度化夺权。特朗普呼吁支持者聚集华盛顿,威吓或阻止国会投票确认拜登当选。支持者响应呼吁,以非法方式“攻入”国会大厦,进行典型民粹式的破坏。美国两党与两院精英迅速达成政治共识,推动完成选举认证程序,保障总统权力顺利交接。
特朗普的道德人格与政治形象在美国精英圈、公共媒体及盟友范畴跌至前所未有的低谷,从而造成其政治意志的严重挫折,转而采取了一百八十度的政治大妥协,迅速发布声明反对暴力,制止支持者的抗争行动,赶他们“回家”。美国主流社交媒体跟进“制裁”,以涉嫌持续煽动违法暴力为由封禁特朗普的超级账号,截断特朗普与基础选民的网络互动,引发美国“言论自由”执法权、判断标准与规范边界的严重意见分歧,也在华人圈制造了分裂性议题。
“那么各位,我们现在要做什么呢?”特朗普总统在与佐治亚州州务卿的一次通话中表示。“我只需要11000张选票。伙计们,我需要11000张选票。”(图源:纽约时报)
而民主党“宜将剩勇追穷寇”的二次弹劾行动以及施压彭斯副总统启动美国宪法第25修正案之“总统停权”程序的压力动作,造成了一种极度羞辱性的政治追杀,是否存在民主斗争中的矫枉过正,也引发各方疑虑。美国民主的内部自信与全球认可度遭受严重的滑铁卢效应,可以大致称为一次严重的“民主911”事件。
抽离具体的政治斗争场景,特朗普的民粹煽动与民主党的政治追杀,并不能单独确证各自的民主正当性与代表理性,反而进一步削弱美国民主的民意共识和责任伦理,为进一步的政治冲突和街头对抗制造新的裂痕与怨恨。
特朗普煽动民粹甚至叛乱,对美国民主的价值根基与全球信任度自然是产生了摧毁性打击。那些既往只在威权、民主转型或失败国家出现的“选举与权力交接”危机,回传到2021年初的美国,造成“民主灯塔”的内爆效应,其震撼程度前所未有。
而民主党的政治追杀颇有些“不讲武德”,在特朗普已经承认败选并协助“止暴制乱”的条件下依然发动全网封杀、政治弹劾乃至于“紧急停权”。全网封杀已经基本实现,弹劾或停权程序乃重大的宪法程序,耗时费力,预期在1月20日总统权力交接日之前无法完成,但政治羞辱性和斗争威慑力不容小觑。
如果说2020年11月3日的总统选举投票及其后特朗普的选举缠讼仍有合法空间可辩的话,那么2021年1月6日占领国会事件就不再是合法博弈与抗争,而成为一场性质严重的“政变”。
尽管政变未遂,但特朗普式民粹冲动与政治危险游戏,确定打破了美国立宪建国以来所建立的以精英共和为内核的民主宪制传统,引入了大众政治的极端化因素,从民主属性上推动美国民主的街头化与非制度化,而这一趋势恰恰是1787年联邦党人立宪所要严格戒备的。
2021-03-02 19:14:23
2021-03-02 19:14:50
2021-03-02 19:11:22
2021-03-01 19:48:02
2021-03-01 19:48:30
2021-03-01 19:47:23
2021-02-28 19:24:08
2021-02-28 19:22:44
2021-02-28 19:22:21
2021-02-28 19:23:05
2021-02-28 19:21:53
2021-02-26 20:06:17
2021-02-26 20:06:51
2021-02-26 20:07:32
2021-02-25 19:51:38
2021-02-25 19:52:47
2021-02-25 19:53:15
2021-02-25 19:53:46
2021-02-24 20:43:42
2021-02-24 20:44:13
2021-02-24 20:43:12
2021-02-24 20:42:46
2021-02-23 22:34:28
2021-02-23 22:34:01
2021-02-23 22:3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