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精选 > 正文

11月3日,解放军攻台?美国人连日子都给算好了

这些天台海局势纷繁,台湾不少人觉得美国越来越撑腰了,除了台军想要借势之外,还有不少力量也想着借。比如“外交界”人士。

萧美琴,这名7月刚上任的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驻美代表,昨天被发现将推特的个人简介修改为了“Taiwan Ambassador to the US台湾驻美大使”。

从“代表”到“大使”,萧美琴不可能不知道这背后的挑衅意味。

如果这还得到了台湾当局,甚至本届美国政府的认可,那严重性无需多言。

事情很快闹大,绿营人士高呼头衔不可能单方面更改,肯定是和美国的默契,这是“台湾外交新进展”。

网友却质疑,这大概只是萧在自嗨。

有人问蔡英文这件事,蔡绕开了问题本身,只是说不论萧美琴的头衔是什么,她都会为台湾努力。

萧美琴见事情闹大,昨天深夜11点半赶紧发脸书灭火。整篇文字600多字,但显示出诸多的纠结。

萧美琴先说不忍心让支持者失望,但其实她的头衔没变,还是个“代表”,而且她还承认,“美国的政策框架一种政策还是存在着……Ambassador不是美国官方目前所承认的称谓”。

哦,原来还是自嗨。

但萧美琴又紧接着说自己不是“自封自嗨”,她说,我的工作比“其他国家大使”还多还复杂,“ambassador 不但是对我现有工作的形容词,事实上也已经成为许多美方各界友人称呼我的方式”。

换句话说,萧美琴这是在诉委屈,觉得自己有名无实。

这段文字很纠结,但归根到底重点只有一句,“大使”头衔没有官方认可。

萧美琴很清楚这两个字的重量和意味,她十分清楚自己承受不起,所以在推特的个人简介后面,还清楚地标注了“这是个人账号”。

出了事,这句话也可以作为“无心之失”的借口。

在“称谓”上做文章,实际上是要把“台独”给坐实,这些年“台独”一直在这个方向上有所行动。

萧美琴不是第一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人。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期待,那就是某一次的行动如果没有受到关注和攻击,那么就能够作为既成事实,作为未来继续进行“突破”的起点。

就像这一次,即使萧美琴擅改“称谓”引发了风波,但她在“解释”了之后至今也并未纠正改回,就是“可以蒙混过关”的心态在作祟。

这种心态,与台海当下局势当然有关联。